初心永不改,使命扛在肩。2018年5月,时任该市土地收购储备交易中心副主任的张仁才主动请缨、不辞劳苦,怀着一腔热血,秉持一颗初心,义无反顾扎根余店镇九里村担任第一书记。
九里何止“九里”
“张仁才同志党性观念强,业务能力精,熟悉农村工作,了解群众疾苦。”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余洁谈起选派他到九里村任第一书记的原因时说。
老骥伏枥,志在“九里”。九里村地处广水市西部,距应山城区42公里,与随州淅河镇接壤,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4户180人,2015年被确定为广水市重点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时,张仁才已年满56岁,但他没有暮气沉沉的等待退休,而是以饱满的热情、为民的真情实实在在地干事创业,他常说“要扎根九里村,脚踏实地做点事,回报党和人民的信任和嘱托”。
山高路长,远超“九里”。张仁才家住应山城区,到村需一个多小时车程,为方便开展工作,他把自家的“皮卡”开进了村。“家里人很支持,既能当代步工具,又能帮农户拖东西。”张仁才熟练地开着皮卡行进在乡村路上利落地说着。驻村以来,他走遍了各个湾组,访遍了困难农户,“皮卡”跟着他在七拐八绕的乡间小道上没少“吃亏”,粗略算来,已跑了近三万公里。
为民情深,不止“九里”。“张书记每周五天四夜吃住在村,把村里的大事小事当成自家事操办”,九里村85岁的老党员张兴汉说,每逢雨天他都会去看堰塘闸管、查民房安危,平时就忙产业发展、修机耕道路,尽心尽责、无怨无悔。驻村不到半年,村里的狗见他不叫了,“怒气冲天”的人也笑了,大家习惯了遇事找“老张”,有事去“支部”。
到九里村的路程何止“九里”,但对张仁才而言,九里村的路途并没有“九里”:在他的脚下,九里村的道路不再遥远;在他的心里,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必须坚决打通。
仁才确是“人才”
“在张书记的带领下,村里的变化真大啊!”“产业基地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日趋完善,道路更宽广,人气更充足,我们的日子越过越有滋味啦!”……在村活动室,村民们兴致勃勃的观看着湖北垄上频道对九里村的报道,热烈的讨论着。
“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他先后组织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召开专题会议30余次,及时传达学习政策法规,确保扶贫政策弄懂弄通、执行到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先后5次带领村“两委”成员和村民代表到外地“取经”,就村级发展、扶智扶志等进行交流学习,为九里村整村出列奠定坚实基础。
“解民困”和“救民急”并行。“眼看乌云密布,我家几千斤的稻谷还晒在外面,张书记闻讯,二话不说开着他的‘皮卡’就来帮着收拢装袋送家里,躲过一场大雨。”村民王道宏称赞他“真是没得说,是个好干部!”一旁的村民张兴贵接过话茬说“考虑到我和老伴体弱多病,去年农忙,他主动帮我家收割稻谷,他跟亲人一样贴心啊!”
“广造血”同“勤输血”并重。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帮助群众增收,张仁才把目光盯在村两条沟汊里的上百亩抛荒地上,他召集党员和群众代表商议,将这些抛荒地流转回村集体,随后承包给致富能人张大军种植苗木,并通过小额扶贫信贷入股,建立“基地+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引导村民就地就近就业,目前基地面积达350亩,共吸纳44名村民务工,年可为11名贷款入股的贫困户人均分红4300余元。
“仅一个月就销售苗木5万余株,收入近20万元,张书记真是个人才啊!”夏秋时节,苗木长势喜人,张仁才开着“皮卡”,带着样品,和张大军一起跑乡镇、进市区,上门讲解、四处推销,打开了市场,增添了信心。
脱贫绝不“脱钩”
“脱贫攻坚绝不能一脱了事、万事大吉,更不可‘行百里者半九十’,对贫困户既要扶上马更需送一程,做到既看当前、更顾长远。”张仁才目光坚定、掷地有声。
经过不懈努力,九里村64户180人贫困人口已于2018年底如期脱贫,实现了整村出列。脱贫不脱钩,张仁才仍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坚守“五天四夜”工作要求,马不停蹄的为九里村的村级建设、民生发展而奔波忙碌着。
架“连心桥”连接民心。一组程湾10余户村民出行靠一座由石条、木块连成的简易便桥,去年8月,暴雨来袭,唯一的小桥被冲毁。他积极争取、多方筹资19余万元启动修桥项目。如今,便利群众出行的“连心桥”修筑完工,生产所需的机耕路全部配套到位,百姓纷纷点赞,亲切称呼他为“自家人”。
抽“抗旱水”浸润民心。今年以来,余店镇累计降雨量206毫米,是往年同期的五分之一,长期高温少雨导致全村塘堰干涸、土地皴裂、禾苗枯萎。面对严峻形势,张仁才积极协调驻村单位,筹资8000余元购买抗旱设备,一连抽水20余天,有力保障了全村生产生活用水需求。“我们享了张书记的福!要不是他,今年就颗粒无收了,他是我们的大恩人!”村民王道权激动地说。
种“红泰椒”火热民心。为壮大村级扶贫产业,张仁才与村“两委”干部协商引进“泰椒”。今年,村里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0万元,引导20名贫困户种植泰椒40余亩喜获丰收,亩产达3800斤,总产量15万斤以上,户均可增收5300元。“红灿灿的泰椒既象征九里村老百姓火红的日子,更映衬出张仁才一心为民的火热真心!”余店镇副镇长余应东评价道。
“老骥伏枥,无需千里;脚踏实地,建设九里”,张仁才在扶贫日记中多次以此勉励自己。人生已近花甲,壮志犹如青山,驻村以来他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广水主题教育宣讲实现村(社区)、“两新”组织全覆盖
下一篇:民振书记振民心 ——记广水街道办事处土门村第一书记、党支部书记张民振
版权所有:中共随州市委组织部
网站维护:随州市委组织部电教中心 炎帝科技